【标杆案例】山东济南某污水厂:光谱多参数+智能物联重塑污泥沉降监测新模式

作者: Chemins 发布时间:2025-05-15 浏览次数:526

在污水处理厂污泥沉降环节中,水质参数监测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工艺优化的核心手段。山东济南某污水处理厂通过部署凯米斯科技FUV-408全光谱多参数传感器与智能终端,构建起污泥沉降环节的智能监测体系,实现水质参数秒级监测、异常事件分钟级响应的闭环管理,标志着污水处理厂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。

光谱多参数与智能终端协同增效

污泥沉降过程的全光谱透视‌

凯米斯科技FUV-408光谱多参数传感器通过光学原理,同步解析COD、总磷、总氮等十余项关键参数,单支探头即可完成多指标连续监测。相较于传统电极法,无需化学试剂且运维频次降低70%,尤其适用于污泥沉降后上清液的复杂水质环境监测。


抗干扰算法保障数据可靠性‌

针对沉降池中悬浮物波动问题,传感器内置抗干扰补偿算法,通过动态修正浊度对光学信号的衰减影响,使监测误差控制在±5%以内,总磷、总氮检测精度达0.1mg/L级。


物联终端赋能实时决策‌

项目采用凯米斯智能终端设备,将传感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平台,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端APP远程查看沉降池运行状态,历史数据追溯粒度精细至秒级。





智能预警与处置闭环

多级告警机制‌

系统内置多种异常工况模型,当监测到COD突增、总磷超标或沉降速率异常时,自动触发APP、PC平台等多级告警。在项目试运行期间,成功预警3起因进水冲击导致的污泥膨胀事件,响应时效提升至15分钟内。


溯源处置联动‌

告警事件自动关联厂区视频监控与工艺控制系统,形成“监测异常—视频复核—工艺调控”处置链条。例如当氨氮值异常升高时,系统同步调取曝气池溶解氧数据,并推荐增开曝气风机或调整污泥回流量等优化方案。



项目实施效果

监测效率大幅提升

传统监测方式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,如今实时监测数据可直接传输至中控室,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。


数据精准可靠

高精度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确保了水质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,为工艺调整提供了有力依据。


维护成本降低

设备的稳定性和低维护设计减少了设备故障和维护频率,降低了运行成本。



凯米斯科技为污水厂污泥沉降后水质监测提供高效、精准、便捷的解决方案,能够精准监测水质参数,实时掌握水质变化,助力污水厂优化运行管理,确保达标排放,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


该项目为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示范,其“光谱感知+智能物联”模式成为智慧水务建设标杆,预计将在全国50+污水处理厂推广落地。


获取报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