织金河从“煤水河”变“清水河”
近日,漫步毕节市织金县凤凰生态公园河岸步道,流水潺潺,景色旖旎,芳草花香扑鼻,鸟叫虫鸣悦耳。步道沿织金河而建,河流迤逦42公里,流经织金县城,滋养着沿岸世世代代人民。
“水中有鸭子游泳,水面有候鸟飞过,治理后的织金河回到我们小时候的模样了!”织金县双堰街道桂花村村民李少松、余德兴从小一起长大,小时候一块下河里游泳,摸鱼捉虾,还能在河里发现娃娃鱼。坐在岸边看鹭鸶、长脚鹳、白鹤等候鸟掠过河面,在田野间起起落落,山清水秀的织金河给他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乐趣。
然而,上世纪80年代以后,随着织金河上游河段凤凰山煤矿开采,加之森林砍伐严重,植被遭到破坏,水土流失频发,泛黄的煤锈水渗入织金河,不仅水里的鱼虾逐渐消失,夏季暴雨时山洪更是裹挟着泥沙冲毁了河堤,冲进田坝毁坏了庄稼。
“那段时间,洪水过后的坝子满目疮痍,旱季露出的河床布满煤锈,用浑浊的织金河水浇地,野草都长不出,更别提鱼虾飞鸟了。”李少松回忆说。煤炭,曾是织金县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名片,但随着无序开采范围扩大、生产废水直排入河等现象频发,上游的土地生态和人居环境遭到破坏,泛黄恶臭的河水涌入城区,曾经的织金河变成了“小黄河”。
恢复生态,还母亲河碧波安澜,势在必行!2010年,织金县在凤凰山脚下建起污水处理厂,每天能处理1.2万吨煤矿污水,并依法果断关停散乱落后的小煤窑。
2018年,织金县启动河水环境治理项目,累计投资19亿元,治理河段共计21公里,并在织金河上游修建规划占地122.39公顷的凤凰生态公园,涵盖水源涵养、园林绿化、亲水长廊等建设内容。
经过一年多的建设,凤凰山生态公园2019年正式开园迎客,公园内的湿地渐渐吸引候鸟飞来栖息,每年秋冬季节前来的白鹭、灰鹭、鸳鸯等候鸟最多时达300只。
为了更好“洗净”水质,织金县完成织金河干支流20个入河口排污口排查整治,并建成织金县一、二、三期污水处理厂,每天可处理生活污水4.4万吨,有效解决污水直入河道这一难题。
“织金河的修复如今仍在进行中,我们近期正对织金河中段300米河堤进行修补,同时清理淤积河沙,争取在5月底前完成修补清淤工作。”织金县水务局河长办负责人覃超介绍,截至目前,已陆续清除织金河河道淤泥5.07万立方米。
阻断煤锈水直排入河、生活污水收集利用、黑臭水体逐渐消除……随着一系列治理举措,织金河水质等级从曾经的劣V类提升至Ⅲ类及以上,防洪等级由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。随着织金河再现清澈,凤凰山从昔日的煤矿山变成生态公园,游乐场、动物园、时光岛、凤仪湖等景点散落分布。
采访结束时,波光粼粼的湖面上,映着远处的蓝天白云,公园草坪上,一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,头顶不时有飞鸟掠过,年过花甲的李少松倚靠在步道护栏上,掏出手机,记录下此刻的美好。